您當(dāng)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美文美圖 > 正文
作者: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05-22 09:20
□孔金泉
我的故鄉(xiāng)位于魯西南的一個小村莊,平鋪直敘,覆壓大地。
小時候的我就像一陣風(fēng)一樣,刮到東,刮到西。大人們都在地里汗流浹背地勞作,村莊里偶爾傳來雞鳴狗吠,基本上都是闃無人跡的。所以,它是小孩子的世界。那份自雄,現(xiàn)在想起來,就像獅子在巡視它的領(lǐng)地。直到炊煙四起,牙齒開始不爭氣地咀嚼起來,我們才樹倒猢孫散,向著家的方向撒丫兒狂奔。
其實那時候,家無長物,甚至油腥都很少見。但奶奶攤得一手好煎餅,至今溫暖著我的胃。奶奶儉省了一輩子,敬惜糧食。至今,我記得有一次,她看到碾落在塵土里的一穗麥子,好像發(fā)現(xiàn)新大陸一樣。她把它捧在掌心,小心翼翼地吹去浮土。搓一搓,再吹去麥糠,然后數(shù)粒麥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。那一刻,奶奶的皺紋更深了,但綻出一個讓我至今難忘的笑臉。
每一次攤煎餅都是我的節(jié)日。盡管我對單調(diào)而重復(fù)的磨面環(huán)節(jié)深惡痛絕。我們沒有牛,沒有驢,也沒有騾子。所以磨面的時候,我們就成了牛、驢和騾子。這個工作通常由爺爺來做,我有時搭把手。爺爺有一綹花白的山羊胡子,精瘦精瘦的。轉(zhuǎn)幾圈,就會停下來,攏一攏糧食。面,磨得越細(xì)越好,所以這個工作簡直就是推石上山的西緒弗斯,看起來沒有盡頭。
我最喜歡的工作是燒鍋,熊熊焰火總是讓我陷入迷思?;鹕喾?,吞噬掉一切。柴火迅速地抱緊身子,然后在一團(tuán)焰火中化為灰燼。但奶奶總是告誡我火不要燒太旺,這樣鏊子才能受熱均勻。
由五谷到煎餅,這是一場多么神奇的轉(zhuǎn)化。只需把它研磨成糊,然后醒上一會兒,在鏊子上攤開,須臾之間,一張完美的煎餅就大功告成了。第一張煎餅總是我的,垂涎三尺的我猶如餓虎撲食,五谷的焦香在味蕾上喚醒四季,好像一一展卷。煎餅的黃金搭檔是大蔥和甜面醬。我倒是更喜歡它的原味,猶如置身荒野,天清地曠。若是放涼了,它會變得筋道,在與牙齒的磨合中,越嚼越香,我能一口氣吃好幾張,奶奶總是怕我吃撐了。我挺著小肚子,找小伙伴去玩,手里面還要拿張煎餅,它更像是一種炫耀。
農(nóng)忙的時候,奶奶要攤很多煎餅,那就是我們田間地頭的口糧。感覺自己都要累垮了,一口煎餅就足以讓人滿血復(fù)活。人們常說,胃的記憶就是鄉(xiāng)愁的記憶。我整個的童年記憶就是一張煎餅拯救的,每每想起來,還會口水四溢。我向無數(shù)人說起過奶奶攤的煎餅有著讓人驚艷的五谷香。但是這種味道卻很難傳導(dǎo)到別人的味蕾上,于是便成了雞同鴨講?,F(xiàn)在,我明白了,并不是奶奶攤的煎餅有多好,而是她的勞作升華了煎餅的味道。
我常常懷念那個冒著炊煙的小村莊,那時候,奶奶在,爺爺在,母親也在。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(jì)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